• 數字東林
  • 電子郵件
  • 領導信箱
  • 校園電話
  • 校園地圖
  • English
首頁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我們這十年】用東林模式培育時代新人

日期:2022-10-11 點擊數:

【開欄語】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目标,全面深化综合革新,落实立德樹人基础任务,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新聞中心推出“我们这十年”系列报道,聚焦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學研究等方面,全面回首2012—2021这十年学校办学治校的成就,凝聚新征程接续奋斗的磅礴力量,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用東林模式培育時代新人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基础任务。十年间,学校创新思想政治事情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贯串学生入学到结业就业各环节,融入人才培养和学生治理全历程,系统构建起具有东林特色的学生思政事情体系,努力培养继续民族再起大任的时代新人。

守正創新,打造東林特色學生思政事情模式

刘延东同志作出亲笔批示、给予充实肯定;4次在全国学工部长聚会会议、教育部提升高校学生事情队伍专业化建设水平专题培训研讨会等聚会会议上作典型讲话;出书“树人工程”滋兰丛书8册;获教育部思政司高校校園文化建设优秀结果一等奖……十年间,学校创新开展的学生思政事情模式大放异彩、硕果累累。

“東北林業大學有重視學生思政事情的優秀傳統,有深厚的事情積澱,2012年以來,學校黨委不斷深化對高校思想政治事情規律的認識,持續開展‘主題推進式教育’,深入實施‘樹人工程’,以‘雙線教育’豐富‘樹人工程’內涵,不斷完善具有東林特色的思政事情模式,推動學生思政事情高質量發展。”學校副校長雒文虎說。

2012—2015年,学校连续开展“主题推进式教育”,在差异年级、差异类此外学生群体中,分阶段、分类别、递进式、层级化,依次推进“大学生导行、感恩诚信、文明修身、生态文明、责任继续、职业生涯计划、乐成教育、爱校荣校”等八个理论教育和实践强化运动。2016年开始,学校实施“树人工程”,深耕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停富厚校園文化内涵、切实增强领导员队伍建设三条实施路径。2019年,凭据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事情的新要求,结合学校思想政治事情泛起的新情况、新变化,针对“00后”学生群体新特点,学校进一步富厚“树人工程”内涵,开展“双线教育”——高线教育主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焦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底线教育强化学生遵规守纪教育、日常警示教育。

2018年9月,學校開展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和身心康健等“雙新”教育活動

2020年10月,師生開展“青春广告祖國”活動

2021年4月,學校舉行“青春向黨奮鬥強國”慶祝建黨百年青春讀詩會

2021年4月,我校舉辦國家宁静教育系列宣傳活動

十年間,東林的思政事情模式契合了教育發展規律、高校思政事情規律,形成了可複制、能推廣的東林經驗、東林模式,起到了突出的教育效果,收獲了一批重要结果:

——“主题推进式教育”事情开展情况凝练成多部专著,在人民出书社、中国书籍出书社出书;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我校西藏定向生培养事情的简报上亲笔批示,对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情给予充实肯定;获教育部思想政治事情司2012年高校校園文化建设优秀结果一等奖、第八届高校校園文化建设优秀结果优秀奖、黑龙江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设结果一等奖等;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官方主流媒体,先后对我校“主题推进式教育”事情开展情况做了报道。

——“树人工程”教育革新成效获黑龙江高等教育教學结果二等奖、第九届高校校園文化建设优秀结果推选展示“优秀奖”、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革新项目重点委托项目;先后出书《我是领导员》《东林师说》《花开的声音》《东林网事》《支教故事》《我爱橄榄绿》《共筑中国梦拥抱新时代》《追寻春天的脚步》等“树人工程”滋兰丛书8册;2019年,学校在黑龙江省高校党建事情聚会会议上作了题为“推进实施‘树人工程’,全面践行立德樹人”的典型讲话;教育部官方网站“一线采风”栏目、人民日报、灼烁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树人工程”育人成效。

“樹人工程”出书的系列書籍

——先進典型不斷湧現。2013年,輔導員郭婷婷獲評第五屆“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並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學校輔導員連續獲得“黑龍江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黑龍江省最美高校輔導員”等榮譽,6人次獲得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含入圍獎、提名獎)。學生中湧現出韓晴、王超、那爾虎蘭、劉大睿、葉楠、李林格、吳磊、何文珍等一批優秀典型,他們分別斬獲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全國道德實踐優秀结果、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全國勵志成長成才優秀學生典型、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攜筆從戎在部隊榮立一二等功。10名本科生、10名研究生分別獲得全國“林科十佳畢業生”稱號,29名本科生和79名研究生獲得全國“林科優秀畢業生”稱號。

2018年,獲得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的何文珍,參加綠色中國發展論壇期間與敬一丹老師合影。

融入日常,構建高質量育人體系

十年间,学校强化领导员队伍建设,依托“主题推进式教育”“树人工程”“双线教育”,掌握重要时间节点、重大国家运动,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四史”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专题教育,以主题升旗仪式、班级政治理论学习、思政大课、优秀学生分享会、专题陈诉讲座、学术文化运动、特色校園文化运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形式,把学生思想政治事情融入日常、贯串平常。

2020年疫情期間,學校青年志願者在社區、醫院等防控一線


2021年10月,我校勞動周啓動

2022年9月,學校組織開展的森林中的實踐課

“學校注重發揮網絡、心理、治理、資助等方面事情的育人功效,搭平台、建隊伍、出制度、保落實,建设健全系統化育人長效機制。”黨委學生事情部部長、學生處處長王博体现。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學校圍繞學生搭建的各類育人平台,學生們有著實實在在的切身感受和收獲:參加校園網絡文化節、制作網絡文化作品,參加線上抗疫思政課,接受了網絡文化熏陶;新生還未動身,就能一站式、數字化入學,畢業生乘坐“揚帆號”免費直通車,直達車站機場,在一站式大學生服務大廳,能集中辦理日常咨詢、學生證補辦、證明開具,常規核酸檢測、疫苗接種守護了自身宁静,學校實施的本科生德育學分、大學生誠信檔案、研究生治理模式革新,讓同學們越发注重自身德育和道德內省、研究生治理越发精准有效;通過24小時預約熱線、心理康健教育課程、學院心理教育事情站、心理康健宣傳等,學生們迎來越发陽光康健的自己;學校的各項資助措施、勵志活動,讓學生們越发積極樂觀,更能砥砺風雨,更好成長成才;入學軍訓磨煉意志,征兵入伍實現了綠色軍營夢,退役複學享受推免、轉專業等優撫政策,寢室懸挂“光榮集體”牌匾,一人入伍集體光榮……

學校在畢業季開設“揚帆號”送站車,送別學子

2021年12月,学校学生資助中心为考研学子发放“考研加油包”

在全員全程全方位培育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學校也收獲了一項項榮譽和肯定:劉延東同志對新華社《內部參考》(抄送第567期)報送的《東北林業大學創新機制,破解高素質大學生征兵難》上批示:“要推廣好經驗,爲軍隊輸送高素質大學生,爲軍隊建設做出貢獻”。學校領導蔺海波、雒文虎在全國性征兵事情會議、教育事情會議上作典型發言。學校累計獲得教育部學生資助治理中心資助績效考評獎勵6080萬元。學校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黑龍江省軍區授予“征兵事情先進單位”。學校校園網絡通訊站多次獲評全國“十佳校園網絡通訊站”,易班事情案例獲評全國易班共建高校優秀迎新案例和優秀易班事情案例……人民日報、灼烁日報、教育部官方網站、教育部簡報、黑龍江電視台、黑龍江日報等主流媒體多次報道學校育人事情或學生事迹。

學生就業,爲黨和國家輸送棟梁之才

2021年5月17日上午,學校經濟治理學院2019屆農林經濟治理專業畢業生劉曉玉,作爲基層就業學生代表參加了教育部主辦的全國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主題座談會,並在會上做主題發言。座談會前,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接見了參加座談會的基層學生代表,勉勵他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鼓勵他們“只有貼近草皮,才气看清草根”。

2021年5月,孫春蘭副總理接見基層就業學生代表,第一排右四爲劉曉玉

“十年間,學校多措並舉、創新機制、開拓市場,把學生輸送到生態文明建設一線和經濟建設主戰場,輸送到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努力將畢業生打造成綠水青山守護者、金山銀山創造人。”學校就業指導與相助發展處處長王春海說。

這十年,學校注重提升學生的就業意識和就業能力建設。針對考研升學、參加公考、事業單位、企業就業、參軍入伍、基層就業等差异畢業生群體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以教育部就業公益課程平台爲抓手,共享線上就業精品課程,組織開展線下“職業生涯規劃”類課程,每學期舉行29個班次,選課學生超過2300人。通過實施“雛鷹計劃”“企業孵化營計劃”“職業生涯規劃”“帶薪實習”等項目,助力畢業生走向職場。

2021年4月,學校第六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決賽後,副校長雒文虎爲獲獎選手頒獎

這十年,學校實施了“雙培工程”(就業市場培育工程、學生能力培養工程)。“就業市場培育工程”凭据“百城千企萬崗計劃”戰略目標,加強校企、校地相助,先後與中林集團、中建一局、中建二局、中建四局、大興安嶺林業集團、龍江森工集團、牡丹江市政府、大興安嶺地區行署等簽署戰略相助協議;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強與重點用人單位和重點就業地區的互動,到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福建、雄安等地區開展就業走訪,陸續在全國百余個都市和地區進行戰略结构,與千余個重點用人單位建设人才培養戰略相助夥伴關系,穩定爲畢業生提供萬余個優質的就業崗位。

這十年,學校持續推廣“帶薪實習帶動就業”事情模式,不斷拓展“帶薪實習基地”建設,目前已經與中建系統各工程局等建设了“虛擬訂單班”等穩定的人才培養相助模式。先後與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黑龍江省林草局等單位開展了戰略相助對接,爲學生培養引入校外資源平台,拓展就業渠道;與廈門自貿區、南京經開區等地區開展人才引進戰略相助,鞏固就業根據地;緊緊抓住黑龍江省內基層單位引才機遇,與大慶市政府、牡丹江市政府、伊春市人民政府、大興安嶺地區行署等開展人才培養戰略相助,培育學生在基層就業的新增長點。

2021年6月,校長李斌帶隊前往大興安嶺洽談戰略相助

2021年4月,我校與省交投集團爲“實習就業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揭牌

新冠肺炎疫情爲大學生就業事情帶來了巨大挑戰,學校積極應變,穩定學生就業事情。凭据《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全國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的通知》等事情要求,學校不斷落實就業事情“一把手工程”,學校領導帶隊北上南下訪企拓崗,成效顯著;利用“24365校園招聘”、學校就業網、社會招聘網站等有效網絡載體,積極打造“雲就業”體系,開展線上宣講會、網上面試;爲所有畢業生建设了就業動態台賬,對未脫貧地區、公考失利、考研落榜、少數民族和邊遠地區、家庭經濟困難、學業困難等學生群體,實行“一幫一、結對子”“包保聯系幫扶制度”。

2022年7月,黨委書記張志坤帶隊赴黑河考察調研

2022年6月,校長李斌帶隊赴大興安嶺地區開展校地企相助交流活動

“学校坚持立德樹人基础任务,紧紧围绕国家生长战略需要和学生生长成才需求,强化价值引领,提升服务品级,推动结业生越发充实更高质量就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生长、继续民族再起大任的时代新人。”校长李斌说。

上一篇 : 我校青年教師在第一屆中國科技青年論壇面向人民生命康健專題分論壇發表主題演講

下一篇 : 【我們這十年】持續完善學校辦學保障體系